为切实防范和减少房屋建筑领域安全事故,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河北省保定市近期接连推出两项重要民生举措——出台《限额以下小型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并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启动“助老行动”。这两项政策分别从“安全底线”与“服务高线”出发,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精准治理“小工程、大隐患”,筑牢建筑安全防线
据《保定日报》报道,保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近日正式印发《限额以下小型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导则》。该《导则》聚焦投资额10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无需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小型房屋建筑工程,明确其不属于古建筑、农民自建低层住宅、临时性建筑等豁免范畴。
《导则》共分七大部分,涵盖总则、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作业人员基本要求、施工区域管理、危险作业管控、危险物品管理及应急处置等内容。特别强调建设单位(或个人)与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细化了施工围挡、安全标识、旁站监督、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操作规范,并对作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安全常识及自救互救能力提出明确要求,旨在从源头上遏制“小工程酿大祸”的风险。
全国“助老行动”首落保定,打造智慧养老新样板
与此同时,全国“助老行动”启动仪式日前在保定举行。该行动由中益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7家全国性社会组织联合发起,围绕“智慧助老、老年健康、老龄文化、志愿服务”四大板块,探索公益引领、多元协同的老龄服务新模式。
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保定已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建成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606个,备案养老机构177家。下一步,保定将遴选部分社区打造“智慧助老示范社区”,通过上线“助老行动”小程序、设立实体服务网点,形成“线上受理、线下响应、精准服务”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便捷、温暖的居家养老服务。
近年来,保定市先后出台《保定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持续完善养老服务硬件支撑与制度保障。此次承接全国“助老行动”试点,既是对其既有成果的肯定,也为全国老龄事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保定经验”。
从夯实小型工程安全基础,到创新老龄服务供给模式,保定市正以务实举措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与“幸福”的双重期待。两项政策的同步推进,不仅提升了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也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友好的现代化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导则》的深入实施和“助老行动”的全面铺开,保定有望在安全生产与积极应对老龄化两大国家战略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