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多措并举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从庭院“小美”到过冬“暖意”

发布时间:2025-11-17

深秋时节,走进河北省承德的乡村,推门见绿、瓜果飘香,青砖黛瓦间透出浓浓乡韵。一幅由“庭院小美”串起的“乡村大美”画卷正徐徐铺展。这背后,是承德市各级妇联组织深耕细作、久久为功的成果。


从“要我建”到“我要建”:巾帼力量激发内生动力

曾经的贫困村苇子峪村,如今成了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这一蝶变,源于美丽庭院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党员干部和妇联执委的带领下,村民从被动观望转向主动参与,不仅美化了自家庭院,更带动了孝老敬亲、邻里互助等良好风尚的形成。

承德市妇联牢牢把握“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机制,通过组建3500余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示范户引领、文艺活动演绎等方式,让越来越多妇女成为美丽庭院建设的主力军。全市目前已建成美丽庭院31186户、精品庭院9300户,100%完成并超额实现年度任务。


从“一时美”到“持久美”:长效机制守护乡村颜值

为避免“一阵风”式整治,承德各地积极探索长效管护机制。兴隆县塔前村创新推行“一总四包”环境卫生责任制,将责任细化到人、到户,并通过定期评比、动态巡查、“回头看”等方式巩固成果。同时,村里还建设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健康讲座、文化活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类似做法在全市遍地开花:承德县设立“巾帼志愿服务日”,宽城县开展“万名妇女孤山行”现场教学,双滦区大庙镇设定“庭院清洁日”……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美丽庭院从“塑形”向“铸魂”延伸,让美丽真正扎根乡土、融入日常。


从“环境美”到“经济美”:“美丽庭院+”赋能产业融合

美丽庭院不仅是风景,更是“钱景”。丰宁县潘国微在自家庭院种植球根海棠并通过直播带货,年收入可观;双滦区小三岔口村推广“农场+农户”模式,50余户村民利用庭院种植君子兰,户均增收2000多元。

承德市妇联积极推动“美丽庭院+乡村旅游”“+特色种植”“+民宿经济”“+电商运营”等融合路径,举办“跟着抖音赏庭院”“庭院好物我来说”等活动,让庭院成为增收致富的新平台。今年洪灾后,各级妇联还帮助受灾家庭修复庭院、优化布局、提升抗灾能力,实现重建与提档升级同步推进。


民生保障同步发力:温暖过冬与社会救助双线并进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承德市高度重视民生兜底保障。面对今冬低温天气,市委、市政府提前部署,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修缮C级危房5913户,为D级危房户发放取暖和租房补贴,配齐洁净煤、电采暖设备及一氧化碳报警器;电力部门新增变压器、改造线路,保障电采暖负荷需求;市级储备棉被、棉衣等救灾物资超2万件,可随时调拨。

与此同时,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也提前完成。截至10月,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9.24万人、特困供养人员2.8万人,实施临时救助0.84万人次。通过动态监测、精准核查、政策优化,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尤其对重度残疾人、困难老人等群体给予重点保障,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救助体系。


美丽庭院,美在环境,更美在人心、美在发展。承德市以小庭院撬动大振兴,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更激活了内生动力、夯实了民生底线。未来,该市将持续深化“美丽庭院+”模式,推动庭院与乡村旅游、康养、电商、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美丽庭院真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亮丽名片。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