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畅通 空间优化 动能强劲——石家庄以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1-19

近日,一场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图片展在河北省石家庄人民会堂举行,数百张今昔对比的照片,生动讲述了这座城市的华丽蝶变。自石家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该市聚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目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和整体艺术品进行精雕细琢,通过在二环内做“减法”、在二环外做“乘法”,成功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城市底蕴、宜居度和活力显著提升,获评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道路之变:从“走不通”到“一路畅”,构建韧性城市骨架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石家庄将路网建设作为打造韧性城市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通“主动脉”与畅通“微循环”相结合,让城市“血液”高效流动。近年来,裕翔街、新华路等多个互通立交工程建成,实现了二环与三环的紧密相连;和平路高架东延、谈固大街南延等主干道工程,构建了主城畅联、城郊融合的干线路网。同时,城区206条规划道路被陆续打通,有效疏解了主干道交通压力。地铁网络也从无到有,初步形成贯穿东南西北的骨架,未来总里程将接近140公里,进一步拉大城市活动半径,让市民“一路畅通”的期盼照进现实。

空间之变: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城市更新的核心是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石家庄大力推进城中村和危旧住房改造,宫家庄、方村等昔日拥挤杂乱的区域,蜕变为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宜居社区。在此基础上,石家庄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高标准整治了2543条小街小巷,利用城市边角地新建了401座公园游园、1015个球类运动场和214条健身步道,并建成101公里的环城绿道,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此外,石煤机厂、棉一棉二等老旧厂房被活化为城市微度假中心和文化园区,正太饭店等历史建筑焕发新生,音乐、体育两大城市IP的打造更增添了城市活力,让市民“住有宜居”的感受愈发真切。

格局之变:从“建设城市”到“经营城市”,重塑城市发展动能

石家庄的城市发展思路正从“建设城市”向“经营城市”深刻转变。通过全面分析历史欠账与未来需求,该市创造性实施了高铁片区、太平河片区等六大片区建设,并高标准推进复兴大街和北三环市政化改造,消除了城市“割裂”现象。在二环内做“减法”,整治了44个“烂尾楼”,疏解了一批低端市场,腾出空间用于绿化和公共服务;在二环外做“乘法”,大力实施拥河发展战略,以太平河片区建设拉开城市框架,为未来发展蓄积潜力。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开,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五大主导产业布局优化升级,石家庄都市圈建设也稳步推进,城市发展的动能愈发强劲。

数据印证成效:“十四五”时期,石家庄经济总量连续突破7000亿、8000亿元大关,全国排名稳步上升。一个道路更畅达、环境更优美、动能更强劲,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正在燕赵大地加速崛起。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