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在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据11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消息,截至10月底,全省今年已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4870.4公里,完成投资99.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省级及以上补助资金达29.2亿元,有力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目前,全省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82.28%,18座危桥全部开工改造,并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23.4公里,路况自动化检测实现全覆盖。
为持续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河北省制定了2025至2027年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三年内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重点包括新增5000公里农村公路、提升2000公里公路等级、拓宽3000公里过窄路段、整治6000公里次差路面。同时,全省将推进“路长制”落实,加快农村公路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力争县级平台覆盖率超90%,并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客货邮融合运输服务体系。
在民生保障方面,唐山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5年,该市实施的26项民生工程——包括6项市级票决项目和20项省级下达任务——已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具体成果包括:交付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6652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个,完成607处农村供水设施提升,为92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并建立7个“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唐山市今年首次将燃气智能化改造纳入民生工程,为25万管道燃气用户免费加装物联网报警(切断)装置,并在中压管网及地下空间安装2000台智能监测设备,有效提升居民用气安全。此外,裕华道、体育馆道、河北路等低洼积水路段完成改造,“五台合一”应急联动平台主体功能建成,实现110、119、120、122、12345五类热线高效协同。
针对“一老一小一困”群体,唐山市精准实施多项关爱工程: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供地面防滑、扶手安装、防走失装置等7项基础服务;开展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超86万人次;推进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和“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并通过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开展创业与再就业服务,助力稳就业、保民生。
从“因路而兴”到“为民而建”,河北正以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细化民生服务,绘就城乡融合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图景。未来三年,随着“四好农村路”纵深推进与民生工程持续扩容提质,更多群众将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带来的温度与质感。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