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唐山市在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呈现出“硬件升级”与“软件优化”并重的发展新格局。一方面,全市加速推进钢结构“好房子”建设,以绿色、智能、安全为核心,重塑住房品质;另一方面,乐亭县作为唐山的重要县域单元,以“绣花功夫”深耕城市治理,通过“微更新”改造、数字城管和红色志愿服务,全面提升城市能级与居民幸福感。
钢结构“好房子”:政策引领绿色建筑新赛道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和群众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唐山市正式出台《唐山市推进钢结构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试行)》。该方案围绕“五个一批”——推出一批政策、制定一批标准、实施一批试点、招引一批企业、壮大一批产业,系统布局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发展。
在政策支持上,唐山从土地出让、审批流程、交通物流、环保监管等多维度给予倾斜,并探索设立钢结构“好房子”产业引导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开辟绿色信贷绿色通道。同时,加快构建覆盖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参与构件部品标准制定,并配套编制住宅使用说明书和物业管理指南,确保“建得好、住得稳、管得优”。
试点项目将优先覆盖改善性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重建项目及农房建设等领域,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此外,唐山正积极组建钢结构建筑产业联盟与创新联盟,打造互联网供应链平台和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集群生态。
乐亭实践:“微更新+精管善治”绘就宜居新图景
在唐山南部,乐亭县以李大钊故乡的红色底蕴为底色,全面实施城市能级跃升行动,走出一条“小投入、大成效”的城市更新路径。
该县坚持“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微更新”理念,在保留城市肌理与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公共绿地等进行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例如,废弃多年的滦河故道被打造成古滦河生态公园,栽植乔灌木16万余株,兼具生态、休闲与文化功能;25年房龄的茂源社区加装充电桩、整修基础设施,让居民实现“家门口充电”的便利。
城市管理方面,乐亭依托数字化平台构建“小网格、大效能”治理体系。17名“数字城管”巡查员通过“城管通”设备实时上报问题,指挥中心全程跟踪处置,结案率高达99.73%。市政设施、环卫保洁、污水处理等均纳入智慧监管,“智慧环卫”系统提升机扫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98%。
更令人暖心的是遍布街头巷尾的“红马甲”志愿者。乐亭在50个小区建立“家园党支部”,形成“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元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推行“坐听讲问办”五字工作法,党员化身“红色管家”,提供维修、陪诊、亲子课堂等贴心服务。全县注册志愿者超6.1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628个,“春雨”“红领巾”“夕阳红”等志愿品牌深入人心。
双轮驱动,共筑唐山高品质未来
从唐山市区的钢结构建筑产业升级,到乐亭县的城市精细治理实践,两地虽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安全、绿色、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城市空间。这不仅是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生动诠释,也为全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唐山样本”。
未来,随着更多试点落地、技术标准完善和志愿服务深化,唐山将在“好房子”与“好城市”的双重建设中,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书写新时代宜居宜业之城的新篇章。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