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档案是记录城市发展脉络、服务民生需求和支撑工程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以提升档案服务效能为目标,大力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升级,通过系统化整理、全过程服务和智能化应用,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为群众办事和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支持。
针对2014年以前大量项目仅有纸质档案、查询不便的问题,秦皇岛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依据群众高频查档需求,梳理出住宅、公共设施、市政工程等重点类别,开展针对性的档案整理与数字化归档工作。通过扫描、著录、校核等流程,将历史纸质档案转化为可检索、可共享的电子档案,显著扩大了电子档案的覆盖范围,有效解决了“查档难、调档慢”的问题。
为从源头保障档案的完整性与规范性,秦皇岛市推行“靠前服务”机制。在工程开工审批阶段,档案部门即派专员介入,与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单位对接,提供详细的档案归档清单,明确材料留存要求、填写规范以及电子版与纸质版的对应关系,避免后期补档带来的麻烦。在重点项目施工的关键节点,如地基验收、主体封顶等,工作人员还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指导,提醒留存关键记录、规范整理检测报告等,确保重要档案材料不遗漏、不缺失。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档案质量,也大幅减少了企业在档案整理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在档案利用方面,秦皇岛市升级了城建档案查询系统,推出多种智能检索方式,极大提升了查档效率。系统支持单级目录检索,可按项目级、工程级等不同层级进行横向查找;综合检索功能则实现跨级别、跨类别的纵向查询,满足复杂条件下的信息检索需求;地图查档功能允许用户在电子地图上框选区域,直观查找特定地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档案;此外,系统还引入智能分词技术,提升关键词识别的准确率,优化用户体验。
多样化的检索方式不仅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快速获取所需信息,还为工程设计、施工踏勘、产权确认等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效减轻了企业外业工作负担,助力城市建设和管理提质增效。
秦皇岛市通过持续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升级,实现了从“被动归档”到“主动服务”、从“纸质查阅”到“智能查询”的转变,不仅提升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更在服务民生、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秦皇岛市将继续深化档案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探索更多智慧应用场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支撑。
此报道内容源自《中国建设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