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河北沧州以政策创新与科技赋能提速绿色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5-11-11

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河北省沧州市探索出一条“政策创新”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的特色路径。通过政府的前瞻性规划与企业的精细化执行同向发力,沧州正将绿色建筑的宏伟蓝图,高效、高质地变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美好现实。

政策先行:为绿色发展“定标立规”

绿色建筑的推广,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沧州市近期出台的《进一步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城市绿色发展设定了明确的“指挥棒”。该方案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包含了一系列具体、可量化的硬性指标: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原则上须采用被动式建筑标准;大型住宅项目必须配建一定比例的被动式建筑;城市新区建设中,绿色建筑与被动式建筑的占比均有明确要求。

这一系列政策创新,从源头上为绿色建筑创造了市场空间和发展预期。同时,方案大力推广高效节能门窗、低辐射镀膜玻璃等绿色建材,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国际认证,为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支持,形成了从标准制定到产业扶持的完整闭环。

科技赋能:为高效建造“添翼加速”

如果说政策是方向盘,那么科技就是驱动项目高速前行的强大引擎。在沧州城市更新等重点民生工程中,科技的力量贯穿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承建方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将“智慧建造”理念发挥到极致。在项目策划阶段,通过“三阶段会审”机制和“网格化+可视化”管理,将复杂的工程任务分解为精确到天的可视化进度表,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在施工阶段,面对多工种交叉的难题,项目部运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提前发现并解决工序冲突,并创新采用“立体施工”模式,让不同工序在垂直空间同步推进,极大提升了建设效率。

此外,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如同项目的“智慧大脑”,实时监控塔吊、环境、人员动态,实现了安全隐患的智能预警。结合“样板引路”和闭环式质量巡检制度,科技手段确保了工程在加速推进的同时,安全与质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实现了“零事故、零返工”的目标。

协同发力:共筑宜居城市新未来

沧州的实践表明,城市的绿色更新,单靠政策或技术都难以达到最佳效果。政策的刚性要求,为绿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内生动力;而先进的科技手段,则让政策的宏伟目标得以高效、精准地落地生根。

从政府层面的宏观规划,到企业层面的微观执行,沧州市通过政策与科技的协同发力,成功构建了一个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这不仅推动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规模化发展,更在城市更新的具体项目中,切实提升了建筑品质、改善了人居环境。这幅由政策与科技共同绘就的绿色城市新画卷,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为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沧州经验”。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