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专属服务”机制赋能 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8-15

河北省保定易县太行山山脉深处,国家“十四五”能源建设重点项目——易县抽水蓄能电站正进入蓄水冲刺阶段。地下200米的巨大洞室内,弧光闪烁,机器轰鸣,工人们紧锣密鼓进行机组安装调试。这座被誉为“超级充电宝”的电站,预计2025年年底试运行,届时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的绿色动能将源源不断注入京津冀电网。其顺利推进,正是保定市以“专属服务”机制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

“一对一”专班:从“企业跑腿”到“协同发力”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的战略机遇,保定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项目落地作为核心抓手,创新组建“一对一”专属服务专班,为省市重点项目配备“贴身管家”,打通项目从谋划到投产的“任督二脉”。

在安国市,“千年药都”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正按下“快进键”。庆源堂中药饮片及药食同源食品生产线项目自今年4月立项以来,进度远超预期。“这背后是服务专班的鼎力支撑。”项目负责人吕哲感慨道。项目启动伊始,安国市“一对一”专班即提前介入,组织行政审批、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预审联审”,指导企业同步准备申报材料。土地手续办理中,专班仅用30天便完成组卷上报;临时用电接入遇阻时,专班“吹哨”后,电力、住建部门负责人当天现场联合办公,次日拿出解决方案,为项目抢回近两周工期。“哨响人到、事不过夜”的响应机制,确保项目一期将于2026年3月按时投产。

安国市发改局党组成员马子木介绍,专班人员不仅每周固定走访,更常驻项目一线,“项目遇到任何卡点,立即召集相关职能部门现场会商,最大限度压缩沟通成本。”这种“沉在项目、干在一线”的工作模式已在保定全市推广:包联干部直插施工现场,现场“把脉问诊”“开方施策”,让问题解决跑在项目受阻前。

精准滴灌:传统产业与新兴动能“并蒂花开”

“一对一”专班的效能,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升级,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关键作用。位于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固时代固态电池中试线项目,技术领先但亟需产学研协同。服务专班在首次调研中便捕捉到这一需求,主动对接风帆新能源的产业经验、华北电力大学的研发团队及燕赵电力实验室的测试平台资源。

在专班“穿针引线”下,“大储能创新生态联合体产业集群”迅速组建,打通了实验室技术到中试生产的“最后一公里”。目前,中固时代0.2GWh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如火如荼,2GWh量产线蓝图已铺展,一个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固态电池产业集群正在保定加速孕育。

机制深化:要素保障筑牢“硬支撑”

聚焦项目落地的“钱、地”等核心要素,专班机制释放出强大资源整合效能。金融支撑上,保定联合金融部门建立“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库”,动态梳理42项重大项目融资需求,额度达203.6亿元,目前已提供贷款支持94.9亿元。土地保障上,专班打出“组合拳”:盘活存量低效用地、争取专项指标支持、推行“标准地”出让模式,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跨层级、跨部门协同联动。”保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姚轩表示。据统计,今年保定市谋划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813项,总投资超6000亿元。“一对一”专属服务专班如同“精准加速器”:前端主动导航、中期攻坚突击、后期跟踪服务,全链条破解项目痛点。

从易水河畔的“绿色引擎”到药都的创新脉动,再到新产业领域的尖端突破,保定正以“专属服务”构筑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当“贴身管家”式服务成为常态,要素保障合力不断凝聚,古城保定正以项目建设的“加速跑”,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此报道内容源自《长城网》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