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下,河北省廊坊市正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无论是主城区的道路畅通、老旧小区焕新,还是乡村环境整治、农房建设升级,廊坊正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城市更新:让出行更顺畅,生活更舒心
2025年廊坊经洽会召开前夕,市区新开路、金源道、汇源道三条“断头路”正式通车,串联起原本割裂的城市交通网络,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提升了市民出行效率。“断头路打通了,再也不用绕远路,上下班节省了不少时间。”市民陈丽感慨地说。
市政道路扩容提质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增强了城市“里子”。在雨污分流改造方面,廊坊持续推进老旧管网更新工程,完成了富华路、康宁道等21条街巷的合流管道改造,有效减少了污水溢流和城市内涝风险,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此外,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廊坊市近年来持续发力。2024年全市共改造老旧小区49个,惠及约6000户居民。安次区常青家园小区通过改造,实现了道路平整、绿化提升、健身设施齐全,居民幸福感显著增强。“以前墙体斑驳、管网老化,现在住着舒服多了。”居民孙伯涛说。
乡村振兴:提升乡村颜值,打造宜居环境
在推进城市更新的同时,廊坊市也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通过完善垃圾收运体系、推进装配式农房试点、实施村庄绿化美化等措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廊坊已建成垃圾转运站119座、垃圾收集点2.97万处,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治理全覆盖。固安县早科村、永清县土楼胜利村等村庄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了村庄环境的常态化治理,村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廊坊市积极推动装配式农房建设试点。香河县淑阳镇姬止务村作为试点之一,建成了安全、环保、高效的装配式住宅。“没想到房子建得这么快,而且住着特别舒适。”村民周艳青对新居赞不绝口。截至目前,廊坊市已完成85套装配式农房建设,其余81套正在加紧施工中。
宜居宜业: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为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廊坊市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2024年,全市建成棚改安置房2446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67套,发放公租房补贴23万元,有效满足了困难群体和新市民的住房需求。
未来,廊坊将继续推进28个老旧小区改造、4346套棚改安置房建设、63套城市危旧房改造等重点项目,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与居民幸福感。
“现在的廊坊,就像一个大公园,绿意盎然、生态宜居。”正在丹凤公园跳舞的市民张慧敏笑着说。随着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持续推进,廊坊正朝着“城在林中建,人在园中游”的目标不断迈进。
从城市到乡村,从基础设施到人居环境,廊坊正以实际行动书写宜居宜业新篇章,绘就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