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强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筑牢坚实防线。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7月9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提出九条硬措施。随后,河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也迅速响应,要求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这些措施。当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与生产安全风险交织,对施工工地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高度重视汛期工地安全,坚决防止施工工地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在责任落实方面,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级全面落实防汛救灾属地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主动作为,对本地在建工程工地、营地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逐项目落实包保责任人。同时,统筹本地救援力量,做好预案、物资、装备、队伍等各项应急准备,确保高效救援。组织本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建立野外工地营地“一张图”,督促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坚决执行《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做到转移避险“四个一律”。紧盯基层一线反馈转移情况,形成有预警、有叫应、有行动、有反馈、有核实的工作闭环。
监管责任也被细化。住建、交通、水利、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将本行业领域建设施工工程防汛救灾工作纳入安全监管范围,掌握所有施工工地营地底数,建立工作台账,加大对九条硬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指导项目施工单位野外营地选址安全论证,对选址不当的坚决搬迁。聚焦野外施工现场、夜间施工等重点环节,立即开展一次野外施工工程汛期安全大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建立整改台账,督促整改到位。
施工单位作为施工工地防汛工作的责任主体,施工项目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他们持续完善全员安全责任制,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周密编制应急预案并开展预案演练。按规定足额配备防汛抢险物资和应急通信装备,指定专人负责预警信息接收,及时组织转移避险,如实及时上报灾害信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将施工工地落实九条硬措施情况作为日常安全检查重点内容,对发现的问题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到位。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立即开展九条硬措施落实的工作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将九条硬措施内容传达到所有施工单位和每一名施工人员。各级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加强统筹协调,对所有施工单位实施台账管理,及时掌握本地区工作进展情况。各部门强化检查抽查和工作指导,推动本行业领域汛期施工工地安全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在河北这片土地上,从政府到企业,从监管到执行,各方正齐心协力,以九条硬措施为抓手,为汛期施工工地安全保驾护航,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有力的保障,社会稳定的大局更加稳固。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