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灾后恢复重建成果显著,百姓生活焕发新光彩

发布时间:2024-12-17

去年,河北省遭受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灾害发生后,我省全面展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将此与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推进灾后重建。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如今,全省各项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了更新,工业企业生产恢复正常,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资金保障措施确保了灾区的快速复苏和发展。

在安居工程方面,全省农房恢复重建总任务18万多户已全部按期完成,确保了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此外,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亦已全面修复或重建,2895项交通灾后重建工程已于今年6月全部完成,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内的服务水平。其中,霸州市康仙庄产业园的建立,不仅优化了东淀蓄滞洪区内的企业布局,还为当地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灾后经济复苏的一个亮点。

为了有力有序地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我省出台了283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涵盖财政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以及企业复工复产等多个领域,为受灾企业减轻负担。特别是针对受灾企业的税收优惠和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了6554家受灾工业企业的全面复产,其中548家受灾规上工业企业恢复至常年生产水平。同时,防汛救灾资金共计140.39亿元已全部支出,保险理赔工作也顺利完成,为灾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省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各类堤防、河道、闸涵泵站等水毁修复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此外,我省还谋划实施了473个水利项目,包括山区水库扩建加固、河道防洪治理在内的五大水利工程,总投资达1274.6亿元。这些项目完成后,预计我省的防洪库容将增加至37.7亿立方米,洪水调蓄能力提升13.2%,大幅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同时,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省还加快推进350万亩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对照《2023年洪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的任务目标,统筹恢复重建和能力提升,全面梳理各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查漏补缺,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恢复重建任务,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