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双轮驱动”:既筑“民生幸福巢” 又绘“绿色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1-13

作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未来之城,河北省雄安新区的建设始终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近期,新区在民生保障与绿色发展两大领域齐头并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不仅筑牢了百姓的幸福根基,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描绘出绿色底色,生动诠释了宜居、宜业、绿色、智慧的“人民之城”内涵。

聚焦民生福祉,筑牢“人民之城”幸福根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雄安新区持续推进20项民生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年度目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城乡居住环境方面,新区成果显著。建成交付安置房12000多套,为回迁居民提供了安居之所;改造农村卫生户厕近1800座,建设改造“四好农村路”121公里,显著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在教育医疗领域,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新区在51所学校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在8所学校试点开放体育场馆,并为近500名适龄女学生提供HPV疫苗接种补贴,同时完成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筛查16万余人次,将健康关怀落到实处。在社会救助层面,新区为残疾人提供服务340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880余件,并通过创业服务、零工市场建设等渠道,推动失业人员再就业3600余人次,织密了民生保障的安全网。此外,311场文化惠民演出和139场群众体育赛事,也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发力绿色转型,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如果说民生工程是城市的“里子”,那么绿色发展就是城市的“底色”。雄安新区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全过程,通过“真金白银”的激励与“智能平台”的监管,加速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雄安新开工项目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已达100%,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40多万吨。从中国华能总部到雄安体育中心,一座座会呼吸、能发电的绿色建筑正拔地而起。

为激发市场活力,雄安新区财政局出台了强有力的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对于试点项目,不仅给予最高5%的合同价支持,还按建筑面积提供50元/平方米的验收奖励。对于获评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的项目,再给予20元/平方米的额外支持。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作为试点之一,预计可获得150万元补贴,这极大地鼓励了其在建设中采用预拌混凝土、高强钢筋等多种新型绿色建材。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新区还建设了政府采购绿色建材AI管理电子平台。该平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可自动核算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和碳排放数据,实现了建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数据不可篡改,极大提升了监管效能,确保了绿色建筑的“含金量”。

从安置房里的欢声笑语,到绿色建筑上的熠熠阳光,雄安新区正以民生为笔、以绿色为墨,精心绘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新图景。民生改善与绿色发展的同频共振,不仅提升了当前居民的幸福感,更预留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雄安样本”。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