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的绿地上散步、在儿童主题乐园里嬉戏、在工业文化主题公园中追忆往昔……如今,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河北省张家口市民日常生活的常态。截至2024年9月,张家口市已建成口袋公园348个,一座座精致小巧、功能丰富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城市街角巷尾,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
自2012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张家口市持续完善园林绿化制度体系,先后出台《张家口市绿线管理办法》《张家口市城市绿化条例》,并修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口袋公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围绕“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的目标,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在科学种树种草、开放共享绿地、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以便民惠民为导向,张家口市充分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腾退的闲置地、废弃地及公共建筑周边零碎空间,实施“破硬还绿”“空间补绿”,将原本不起眼的边角地转变为居民身边的“绿色客厅”。长胜路游园、炫彩游园、客运站中心游园、新风园、万宁公园等一批口袋公园应运而生,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服务半径覆盖。
“这个口袋公园离我家近,我几乎每天都带孩子过来。”市民郭雅丽在怡园童趣公园说道。该公园以儿童友好为主题,设有游乐设施、家长等候区和丰富的乔灌木植被,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近自然、结交伙伴,深受家庭欢迎。
不止于“绿”,更追求“美”与“用”。张家口市积极探索“公园+”多功能融合模式,打破传统公园单一功能局限,推动文化、体育、休闲等功能叠加,打造“一园一品”的特色景观。忆园以桥东工业文化为魂,采用耐候钢板景墙与废旧车床零件装饰,唤醒城市记忆;佳境幸福园融入“福文化”,设置百福雕塑与百福墙,传递美好祝愿;瑞雪园则通过雪花色块、麦穗灯带等设计元素,展现冰雪运动魅力与地域特色。这些主题鲜明、设计精巧的口袋公园,已成为城市的“微客厅”和居民的精神栖息地。
在建设过程中,张家口市坚持节约型、实用性理念。结合城市更新项目破解用地难题,尊重原有地形与植被,最大限度保留现有树木;优先选用乡土适生树种,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倡导就地取材、循环利用废弃材料,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管得久”。目前,张家口市已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多元共治管理模式,鼓励社区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日常维护与活动运营,推动口袋公园可持续发展。
从“推窗见绿”到“出门进园”,从“绿色点缀”到“功能复合”,348个口袋公园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织密城市绿色网络,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市民带来触手可及的“微幸福”。未来,张家口将继续深化城市生态建设,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