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发布燕赵宜居县城建设经验清单,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30

近日,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第一批燕赵宜居县城建设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为推进宜居县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地方是如何让县城更宜居的。

河北省县城数量众多,具有“县小县多”的特点。为此,河北省坚持“小县优城”原则,先后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燕赵宜居县城建设等专项行动,近3年累计实施宜居县城建设项目4500个以上,县城宜居水平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此次入选的7类经验做法包括建立工作高位统筹推进机制、强化政策引领、加强项目谋划实施管理、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施长效运营管理、城市体检、更新和县城建设紧密衔接,以及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建共享机制。

在补齐县城宜居短板方面,邯郸市指导各县(市、区)将燕赵宜居县城建设与城市体检工作结合,针对性实施更新项目。鸡泽县建设立体停车场项目,新增停车位254个,解决停车难问题;魏县投资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项目,缓解区域内供水紧张。今年,邯郸市进一步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重点领域实施方案(2025 - 2027年)》,初步谋划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项目200余个,为申请专项资金做好项目储备。

衡水市冀州区出台“1 + N”政策体系,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都有对应的导则或细则,为建设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去年,冀州区将冀州老街改造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库,今年“五一”期间,老街焕新亮相,空中飞线消失,道路平整,雨污管网完善,历史遗留建筑修旧如旧,老居民和游客共享宜居环境。

张家口市从强化要素保障破题,创新实行存量用地用途转换期政策。既有建筑在符合规划且不改变用地主体的条件下,用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享受5年过渡期政策,为县城建设注入新活力。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也是各地探索的重点。石家庄市高邑县积极谋划县城建设工程,2023年以来累计争取供排水、供热等上级资金近20亿元,为项目顺利落地实施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让县城更宜居,还考验着当地的城市管理水平。沧州市青县瞄准精细化管理,用“青县城管通”App记录县城的各个角落。每天,网格采集员将城市管理问题上传到App,问题会被及时分派到相关部门并快速解决。青县全面落实“日巡一街 + 智慧城管”巡查工作机制,实现管理区域全覆盖、无死角。

邢台市南和区实施绿化、环卫一体化管理,创新“草花混播 + 乔灌点缀”生态修复技术,采用网格化精梳方式清理主干道,新栽苗木责任到人精准管护,以“绣花功夫”实现城市绿化品质突破性提升。

河北省各地在燕赵宜居县城建设中的这些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河北省的县城将变得更加宜居宜业。

此报道内容源自《河北日报》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