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砥砺前行,共创美好家园

发布时间:2025-01-17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同时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积极应对挑战,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助力全省经济持续向好

2024年10月,各地积极开展住房促销活动,结合线下房博会和线上云展厅,提供一站式政策解读服务,全力满足居民购房需求。同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措施,如建立省市两级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等,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销售面积显著增长。

建筑业智能化转型

建筑业作为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2024年我省在智能建造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了多家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和示范项目,并指导保定、雄安新区等国家智能建造城市推动试点工作,发布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目录,与京津两地联合编制发布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标准,加速了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成功举办雄安近零碳建筑技术应用大赛,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2024年,我省各地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石家庄市入选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城市更新行动名单,获得专项资金用于地下管网改造等项目。此外,我省完成2024年度城市体检,制定城市更新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推动城市更新项目落地实施。

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针对灾后农房恢复重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其列为民生工程重点推进,确保施工力量充足,房屋质量可靠,2.16万户受灾家庭于10月中旬前全部搬入新房。同时,全省共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27个,建成棚改安置房9万套;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持续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满足群众绿色生活需求。

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

河北省加强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已有5个县(市、区)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县,实现276个中国传统村落挂牌保护。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将邯郸市中华大街等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持传统格局和风貌基础上,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通过编制保护规划、建立信息档案,提升了传统村落的配套设施水平,促进了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

安全发展底线坚实筑牢

我省强化城乡燃气安全监管,推广新型燃气泄漏检测技术,提升燃气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推进城市内涝系统化治理,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此外,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效率,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便利。同时,为方便人才流动,打通了异地执业通道,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河北省将坚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继续巩固拓展已有的成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推动城市更新和建筑业企业结构优化升级,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提高农村居住品质,牢牢守住城乡建设的安全底线,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此报道内容源自《保定住建局 》的报导。


了解更多河北保定造价行业咨询请登录:保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官网